传统制造业是前卫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关乎新潮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也深深改变着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是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要充分驾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在智能化、绿色化、混合化中释放潜力、出新出彩。
从今日起,本版推出“衣食住行看转型”快讯,探问传统产业怎样打造新特长、重构新业态,为我们创造更高兴的生活。
——编 者
繁忙的缝纫车间内,“数字大脑”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所有加工环节;热闹的电商直播间里,一个个爆款卖到“断货”;车水马龙的服装商场上,新型品牌脱颖而出……在江苏常熟,这样的场景平常都在发生。
4000多家纺织服装公司,35个专业交易集市——体量雄伟是常熟的特长,也意味着面对电商、快新潮、柔性加工等冲击时,转型升级难度更高。常熟纺织服装产业怎么走上升级之路?当下,记者进行了调研。
智改数转,给车间装上“数字大脑”
前不久,江苏金辰制衣有限企业接到一个订单:在10天内加急赶制6万件衣服。仅一周,产品全部交付客户。
“已往,这么短时间指定赶不出来。”金辰制衣业务部负责人林国师解释,每上一款新衣服,流水线都得重新磨合,加工线流畅运作普遍要一周。因此,很多服装企业无法接时效性要求格外高的大订单。
加工车间里,智能加工吊挂传输系统抓取袖口、衣领、前襟等一件件组成服装的“零部件”,无误送到各岗位工人面前。每个工位上方,都安装了一台平板电脑,屏幕上的数字不断跳动,工人们抚平衣物、拆线、踩踏缝纫机等操作都被电脑中的“针聪明”系统实时辨认并记录。
正是这款智慧加工合伙系统,给车间装上“数字大脑”,使得金辰制衣具备了快速反映能力。“加工一件款式复杂的衣服,没准需要两三百道过程。经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服装生产制造,剪裁、车缝、质检、后整等所有环节都在系统驱动下‘一手包办’,达成基地内各部门、各环节高效互助。”“针聪明”的创意者之一、飞榴科技协同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刘珂博士告诉记者。
在服装设计方面,“数字大脑”也大显身手。
苏州市拉波尼服饰有限企业是常熟一家大型服装公司,每年加工服装上千万件,设计服装3000款以上。拉波尼董事长陈开恩介绍,按照传统做法,设计一款衣服要经过画设计稿、2D打版、备料、打样、改样等多个环节,需要十几个部门互助。制作出来的样衣稍有偏差,又得重新走工序,耗时最少半个月。
今朝,得益于一个名为“Style3D”的服装产业3D数字化服务平台,设计衣服变得像搭积木相似简单。造型师打开软件,从资料库选取衣服的“零部件”,并移动鼠标、进行反复拼接,再对细节进行精心修改,不到半小时,一件3D样衣便出当前屏幕上。如需修改,点点鼠标即可实现。
现在,在数字技术助力下,纺织服装这个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越来越有“科技范儿”。常熟市工信局产业政策科科长俞喆介绍,近3年来,常熟全市已有700多家纺织服装公司开展数字化改造,累计改造投入超20亿元,公司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35%、产品制造周期缩短19%。
转型电商赛道,打造另一个千亿级集市
位于市区的服装城曾是常熟最繁华的地段,近年来很多人感觉这一带不像往日那样热闹了。服装城沉寂了吗?
“当然不是,2023年,常熟服装城实行超市交易额超1421亿元,同时,另一个千亿级市场也在迅速崛起。”常熟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刘亚说。
目下在常熟,一个规模远大的服装“线上集市”目下“云端”入场,2023年,常熟服装线上交易额超千亿元。
“姐妹们,这件防晒服是今年最新款,面料增添了很多科技元素,可有效阻隔紫外线,穿着万分凉爽……”走进服装城综合市场的玖号源点数字前卫厂家,一个个直播间热闹不已。直播间外,仓库管理员推着小车在工厂穿梭,将一件件衣服扫码打包,再发往各地。
常熟服装城综合商场副总经理魏慧告诉记者,这里曾是一座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五金大集市,日前成为数字直播工厂。几年来,集聚了近百家商户、机构和企业,包括抖音、淘宝、拼多多、快手等平台。
工厂二楼的花概念旗舰店直播间,主播郭亚军目前推介一款黄色的棉质五分袖衬衫,这是该店最近的“爆款”,一个月卖出上万件。
看中强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2023年,郭亚军和丈夫来到常熟开启电商创业之路。郭亚军告诉记者,常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速,给电商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为了顺应电商时代的个性化、切实化需求,很多厂家都具备了‘小单快返’能力。”郭亚军说,他们与本地十几家服装厂建立合作关系,可以根据网店预售情况,与工厂配合联动,迅速反映。现在,旗舰店每年能卖出数十万套各类服装。
从传统服装批发集市到世界直播电商高地,截至2023年底,常熟服装城流通额破亿元的直播商户有25家,超过2000万元的有235家。在常熟,直播业态与超市、品牌、物流、人才、供应链、传统电商等正在全面融入。
强化品牌建设,突破产业发展天花板
在常熟谈服装,总是绕不开波司登。这家创立于1976年、产品远销72个国家的服装公司,一步步成为羽绒服行业的高端品牌。然而前些年,波司登也走过一段弯路——源于走进“贪多求全”误区,三年内营收下跌近40%,关店9000多家,品牌价值受到效力。
2023年起,波司登砍掉不熟悉的冗杂产品线。“在家居服领域,我们已经做到了十几亿元的规模,但最后依旧选择抛掉。”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说。重返羽绒服主航道、实施“高端化”战略、进行品牌升级,短短几年间,波司登慢慢可以与国际一线羽绒服品牌竞逐。
以品牌为制胜法宝的并非只有一线品牌。常熟市发改委产业经济发展商酌专员王洵告诉记者,常熟纺织服装产业链即使完备,但多数是代厂家、小作坊。近年来,越来越多公司转变经营模式,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常熟市欧西依织造有限企业是一家从事各种针织经纬编面料开发、加工和销售的公司。总经理彭钢坦言,虽说公司属于规模型企业,但业务以代工为主,超市竞争激烈、利润率相当低。
为了突破发展天花板,2023年,欧西依与供应链上的三家企业“抱团”,配合打造出一个名为“橙线”的家居服品牌。面料、印染、制衣,几家企业发挥各自在供给链上的长处。
去年10月一场直播上,“橙线”一晚上卖出3万多套家居服,流通量远超预计。然而,仓库只备了1万套货,4家公司紧急联动,短短10天,缺额的两万多套家居服便赶制出来。
“走品牌路线,发展空间更广阔。”“橙线”品牌负责人刘晓阳说,未来5年,企业计划把年销售额做到5亿至8亿元。
常熟纺织服装行业正不断向品牌化、高端化迈进,传统品牌不断升级,一大量新型服装品牌显出。常熟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态,接下来将着力引进和扶植培育一批前卫造型师品牌和服装高级定制品牌,在不断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打造品牌体系。